新闻中心-凯发娱乐

国家量子保密通信 “ 京沪干线 ” 项目通过技术验收

2017-09-06 10:43:59

世界上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具备开通条件,而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沿。媒体 4 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 “  ” 近日通过技术验收。

自 2013 年立项以来,“ 京沪干线 ” 项目组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系列工程化实现的关键技术。2016 年底,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 2000 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全线贯通。此后,项目组进行了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开展了远程高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多媒体跨域互联应用研究,完成了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示范。

项目组技术人员介绍,2017 年以来,“ 京沪干线 ” 进行了各分系统的应用测试和 720 小时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此外,“ 京沪干线 ” 北京接入点实现了与 “ 墨子号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 “ 京沪干线 ” 应用能力。

项目组人员表示,作为一条实用化和商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未来将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广大用户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从而大力推动以量子创新技术驱动新兴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战略需求。据了解,美国、欧洲、韩国等地的科技公司和科学家团体近年来相继提出建设量子通信网络的规划。

稿源:、新华社,封面源自网络;转自】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凯发娱乐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凯发娱乐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网站地图